九月中旬的河南,暑熱漸消,秋風送爽。河南航材組織全體員工前往新鄭市著名的“紅棗小鎮”,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秋季采摘體驗活動。
好想你紅棗小鎮坐落于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薛店鎮,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休閑農業五星級園區。景區以6539畝規劃面積整合農業資源,形成“紅棗產業+文旅融合”發展模式,涵蓋紅棗博物館、共享菜園、銀耳大棚等20余個特色項目。在這個被認定為鄭州市農業科普研學實踐基地的園區里,河南航材平日與航空材料為伴的技術人員們暫別繁忙工作,沉浸于豐收的喜悅中。
14點,全員準時啟程。車廂內洋溢著歡聲笑語,同事們紛紛暢談對活動的期待。不少初次參與采摘體驗的員工,更對即將展開的行程充滿好奇。
約30分鐘車程后,團隊抵達紅棗小鎮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連綿的棗樹林,青紅交錯的棗子綴滿枝頭,在秋陽映照下晶瑩剔透。園區工作人員熱情相迎,詳實介紹了小鎮的發展歷程與現狀。
“這里不僅是河南紅棗核心產區,更是集農業生產、科普教育、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。”講解員自豪地介紹,“二十余個棗樹品種正值收獲季,枝頭掛滿了甜蜜。”
在工作人員引導下,大家步入冬棗采摘區。成排棗樹果實累累,陽光穿過枝葉縫隙,在棗子上跳躍著斑駁光斑。
“請挑選色澤深紅、果形飽滿的冬棗,這樣的果實最甜。”農業技術員示范著采摘技巧,“輕握棗果向下微掰即可,切勿強拽損傷枝條。”
起初動作稍顯生疏,“這顆熟透了嗎?”“這樣摘對嗎?”的詢問聲此起彼伏。隨著指尖與果實反復觸碰,眾人漸入佳境,采摘動作愈發嫻熟流暢。
日頭漸烈,熱情不減。接下來的拔花生環節更令人躍躍欲試。
對許多城市青年而言,花生是熟悉的食物,卻是陌生的作物。技術員現場演示:輕握莖稈松動土壤,順勢向上提拉。“力道要恰到好處——過猛則落果于土,不足則難以拔取。”
初試時趣態頻現:有人只扯出莖葉,花生深藏土中;有人發力過猛跌坐在地,引發陣陣歡笑。很快大家便掌握訣竅,有序收獲成堆花生。當帶著泥土芬芳的果實匯聚成山,每個人臉上都綻放出滿足的笑容。
夕陽西斜,滿載棗果花生的員工踏上歸途。車廂不復來時喧鬧,多了份沉靜思索。許多人凝望窗外飛逝的田野,或回味一日農趣,或思索農業與工業的聯結。
暮色為歸途鍍上金邊,空氣中棗香與泥土氣息交織。懷抱沉甸甸的收獲與暖融融的歡欣,眾人已開始期待下次相聚。這場秋日豐收之旅,終將成為河南航材企業文化中溫暖而獨特的風景線,化作每位參與者記憶里熠熠生輝的篇章。